创新“信托制”小区治理机制 源头预防化解社区物业矛盾纠纷

  随着时代发展,我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空前加快,大量新市民快速聚集,居住小区迅速增加,对物业管理服务的需求激增。传统物业模式下,存在物业服务不够透明、财务信息不够公开、经费使用不够规范、监督监管不够有效、议事协商不够健全、居民物业不够互信等问题,导致物业矛盾纠纷频发多发、投诉率居高不下,基层治理“最后100米”——小区院落日益成为基层治理的薄弱点。

  2019年以来,成都市坚持将党的领导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各方面,以党建末端、薄弱小区为突破口,聚焦社区物业矛盾纠纷高发的问题,率先探索实践党建引领下的“信托制”小区治理机制,重构业主、业委会和物业企业三方之间的信义关系,统筹推进小区党组织、物业服务机构、居民自治组织和社会支持体系建设,构建党组织引领、多元力量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机制,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小区治理共同体,持续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从源头上促进小区长治久安、基层和谐稳定,持续巩固党在超大城市中心城区的执政根基。

  针对物业服务市场机制失灵、业主失权等问题,以组织引领重构三方关系。一是强化组织引领。在物业矛盾多、改制意愿高的小区院落,由社区小区党组织牵头,业主代表、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一同组建物业联盟,开展问题小区大调研,通过基层干部走访、调解员进驻、网格员入户等方式,调查评估明显问题,指导建立以诚信互助、公开透明、开放参与的居民公约和业主规约,凝聚共治合力。二是强化业主主体。按照“谁来服务问计于民、怎样服务问需于民、服务的品质问效于民”的思路,由全体业主共同参与决定物业选(续)聘、业主自治性文本、物业服务合同、物业服务标准、开放式预算、小区监察人等小区大事要事,保障业主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确保全过程人民民主落到实处。三是强化物业忠诚。将物业费及公共收益设为业主共有资金,以合同方式托付给物业服务企业或信托公司代管,推动物业服务由服务购买关系,转变为业主大会作为委托人、物业服务企业作为受托人、全体业主作为受益人的信义托付关系,约定8-15%的固定比例为物业企业履约收益,其余资金用于物业服务,划定权益边界,确保物业企业回归“忠诚管家”角色。

  新都区桂湖街道香城丽园引入“信托制”小区治理模式助推小区电梯加装。成都市委社会工作部供图

  针对收支不清、收益侵占等问题,以公开透明制度消除“信任赤字”。一是可查询账户让收支公开。建立小区业主共有资金独立账户,设置物业取款和业主查询“双密码”,小区财务全体业主随时可查,实现共有资金管理公开透明。开发信托物业公开信息平台,实时公开物业服务全量信息,实现财务收支、物业项目和物业勤勉度掌上监督,消除信息不对称产生的不信任。二是开放式预算让项目公正。按照“以收定支、质价相符、量入为出、开放自治”原则,由全体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共同编制年度收支预算、服务的品质标准体系,确保物业费“收得明白、花得清楚”,物业服务“过程可见、质量可证”。三是多维度监管让执行公信。建立监察人制度,将社区(小区)党组织、居委会以及聘请律师、会计师等确定为监察人,写入信托制物业服务合同,明确其享有与业主同等监督权,既可监督物业公司履职,也能监督业委会行权,打通党组织、社会主体参与小区治理制度化渠道。

  立足构建良好生态,夯实发展基础,激发内生动能,持续推进信托制小区治理体系建设。一是做实政策支持。推动将“信托制”小区治理机制“公开透明、开放参与、信用为本”的核心理念写入《成都市社区发展治理促进条例》,在《关于深化和完善城镇居民小区治理的意见》《成都市“十四五”城乡社区发展治理规划》中分别提出“推行信托制物业管理模式”。二是做强理论支撑。加强与中国社会治理研究会、中国人民大学、四川大学等科研机构合作,支持成立社区信义治理学院,广泛招募基层治理和物业领域的教授学者和基层实践者近100人,建立信托小区治理专家库。编制《信托制小区治理服务指南》《信托制小区治理实物手册》,建立“通识+专项+案例”课程教学体系,分类开展理论授课、案例研讨、点位学习、座谈沙龙等500余场次,培训2万余人次。三是做细标准规范。开展社区信义治理国家级标准化试点,组织理论和实务界专班队伍,形成引导实施、开放预算、独立账户、信息公开、服务监督等信托制物业服务9项标准,推动“信托制”小区落地贯标,打造不少于3个示范点位,促进“信托制”小区治理机制规范化、标准化、健康化可持续发展,助力武侯经验向全国推广。

  一是破解了小区矛盾难题。12345、法院和信访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已实施信托制的小区矛盾纠纷平均下降95%、无一例物业合同诉讼案件。据第三方调查,信托制物业服务小区的物业缴费率和群众满意度提高3~5成,物业矛盾纠纷下降近9成,实现了“两升一降零诉讼”的良好治理效果。

  二是构建了小区治理共同体。通过所有收入、支出、管理、服务的公开透明,拓展了党组织、社会组织和小区居民等多元主体参与小区治理的路径,极大降低了监督门槛和监督成本,推动了业主、业委会和物业公司协商共治,使小区信用关系变得更牢固持久。

  三是激活了小区发展动力源。实现了对小区的还权、赋能、归位、固本,激发了物业企业动力和居民参与活力,提升了资金归集动能和使用效能,保证了物业费和公共收益更多更好地投用到小区长效管理服务中,提升了居住生活质量,延缓了小区衰老进程,为小区长治久安奠定了基础。

  2023年11月7日,武侯区社区信义治理国家级标准化试点通过中期考核评估。成都市委社会工作部供图

  截至目前,全市已落地“信托制”小区459个,省、市领导多次调研并全市推广,北京、海南等全国30余个城市学习复制。“信托制”小区治理机制经验案例获评“中国城市治理创新优秀案例”优胜奖;2022年,被住建部列入《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可复制政策机制清单(第六批)》;2023年,“社区物业矛盾‘信托制’解纷法”入选全国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典型案例,并被收入“枫桥经验”陈列馆。

  北京大学政治学研究中心主任、讲席教授,政府管理学院院长俞可平:该案例以机制创新解决“信任缺失”的物业通病,形成社区开放互惠的“信义关系”,为社区治理提供民主协商平台。

  四川大学政城市治理研究院院长、城乡基层社会治理研究院院长、教授姜晓萍:“信托制”小区治理是新时代探索城市基层治理的一种新形态,它是一个治理的链条,通过民主的方式来解决了民生,通过解决民生问题捍卫了民权。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