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环卫外包”:一个谋求多赢的改革故事
2024-05-18 项目案例

  1月8日,一名环卫工人在南昌市东湖区阳明东路清洁路面。 新华社记者 周科 摄

  1月6日清早,南昌晨雾缭绕,寒气袭人。家住东湖区豫章街道三经路段的环卫工人张师傅驾驶着一辆崭新的电动快速保洁车,驶往作业点——沿江北大道。

  电动保洁车小巧便捷,载有多种清洁工具,张师傅边工作边和记者说:“和以前不一样喽!我们也有了专业化的装备……”

  告别以往的一把扫帚、一辆板车,南昌市东湖区环卫作业的变化,得益于去年开始的一场市场化改革。

  本月起,东湖区9个街办、207条市政道路、共313.68万平方米的环卫作业面积,全部实现市场化“购买”服务,通过将环卫作业“外包”,尝试“政府投资管理、公司运营作业”新模式。用东湖区区长贺瑞虎的话说:“是城市精细化管理倒逼咱们进行市场化改革。”

  此前,南昌市主城区有一线人,几乎清一色是临时工,平均岁数50岁。东湖区18.35平方公里的面积内,非流动人口47.6万人,加上流动人口,该区每平方米人口密度超过3万人。但该区一线平方米。

  体制机制不活,造成城市环卫水平降低——人员老龄化,待遇差别大,养护设备陈旧,考核标准不一,政府每年高几千万元的高额投入,环卫工仍缺额54%:一方面无人愿当一线环卫工,一方面有事业编制的“环卫工”成了众人争抢的“香饽饽”。

  大包大揽下的城市环卫作业,既难以改变脏乱差的局面,也不易换来市民的高满意度。

  在随后的政府招投标工作中,全国有7家清洁公司参与竞标。最终,深圳市洁亚清洁服务有限公司成为南昌环卫作业市场化第一个“吃螃蟹”者,他们以2383万元中标东湖区9个街办207条市政道路的保洁权。

  去年10月1日,东湖区彭家桥街办环卫所首先完成了交接。政府环卫所管辖的人、责、物全部移交给洁亚公司南昌分公司。

  年底,东湖区又对全区9个街办实行了全盘交接。新年开始,东湖区市政道路全面实现市场化保洁服务。

  政府购买社会化服务的做法,如一石击水引起了不小的社会震动。东湖区原有的一线环卫工人如何安置?人员如何分流?19个政府环卫机构职能怎么转?

  采访中,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洁亚公司在环卫工人自愿加入的情况下无条件接收,并为合乎条件的环卫工人办理了养老、医疗、工伤保险和购买了商业保险,不符合办理社会保险条件者,则购买了商业保险和相应提高了工资待遇。

  洁亚公司负责这个的人说,他们将尊重一线环卫工人的意愿,尽可能安排他们离家就近工作。

  这位负责人说,公司中标后一次性购置了三轮垃圾清运电动车20台、三轮人力保洁车200台,快速保洁车10台,环卫巡查电动两轮车20台,并购置了洗扫车、高压清理洗涤车、洒水车、垃圾翻桶车等10大型机械车辆,在主次干道上新铺设了600个垃圾桶和600个环保果壳箱,并成立了7支专业清扫队伍,尤其是增加了全省首辆人行道扫地车,大型清扫车和中型垃圾翻桶车,环卫机械化作业力量明显提升。

  东湖区原有的1200余名一线余人自愿选择转入洁亚公司;200余人根据意愿,被安排转入社区保洁员,另有300余人则自谋职业。

  在由政府“买岗”的120余名“4050”人员中,有50余人转入洁亚公司,其余70余人转岗进入社区,仍旧享受政府给予的政策待遇。而原有的19个政府环卫单位的69名环卫干部,则全部划归街办管理,没有核销一个编制。

  据了解,东湖区实施环卫作业市场化后,环卫工人的工作待遇有一定幅度提高,月薪由原来的每月1000元提高到每月1200元以上。

  “公司每月为每个环卫工人给付1700元以上经费”的承诺,能否兑现仍有待观察。一位选择留下的清洁工和记者说:“选择留下是为生存,干一段时间再看。由政府管变为私人管后,我希望一线工人的待遇能得到提高,职工的合法权益能得到维护。”

  对此,东湖区政府有关负责这个的人说,改革伊始,区委区政府就制定了“两个确保”原则:确保环卫工人的利益不受侵犯,确保环卫作业管理效益提升。在此原则下,政府重点围绕“如何针对环卫作业实际制定管理标准和制度、如何建设公正的管理考核队伍、如何逐步加大政府的投入并体现为实效”三个问题制定了改革方案。

  对于这场刚刚起步的环卫作业市场化改革,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的一位学者觉得,现在政府抽身出来,由“管理者”、“运作者”变为“裁判员”,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监管上了。这是对现有市容环卫体制进行改革的一种有益探索,在环卫领域理顺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呼叫中心ENGLISH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06001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0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