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过后,屡屡“封闭”的养老院打开大门,在院老人子女纷纷来探望,新入住老人兴奋打量四周,工作人员从防疫压力中解放出来……
春回燕归,养老院重新热闹起来。这不仅仅是从非常态恢复到常态。似曾相识燕归来,飞掠的身影更为矫健。经过三年疫情“大考”,防疫经验被凝练为新的服务规范,工作人员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也迈上了新台阶。我们正真看到,许多新气象、新图景在这个春天里蓬勃萌发。
图说:朗和(银泰)医养中心工作人员迎接新会员(中)入住。物产中大金石集团供图
这几天,家住杭州市拱墅区半山街道的胡晓峰和老伴在忙着收拾东西,准备住到养老院。胡晓峰83岁,老伴79岁,子女都在外地工作生活,老胡还有严重糖尿病。年前感染新冠的经历让他们感受到,随年纪慢慢的变大,确实越来越难照顾好自己,不如住到养老院,有专业技术人员照顾饮食起居,还有同龄朋友聊天陪伴。
一位养老院院长和记者说,疫情期间,出于防控要求,全省养老机构多次进行封闭管理;春节过后,养老机构有序开放,纷纷“迎新”。
我们在10家养老机构中做了一项调查,发现在最近1个月里,每家养老院都有新客入住,其中有5家新入住量比去年同期至少增加50%。位于杭州城北的朗和(银泰)医养中心咨询量暴增200%,每天家属来访逾60人,今年截至目前已接待近40批参观者,而去年同期仅3批。杭州市拱墅区一家养老院,已经新入住20余人。
“这半个月以来,光是来现场咨询的就有400多人次。”杭州市第三社会福利院副院长丁迅介绍,自2月7日三福院有序开放以来,共有93人办理入住手续,同比增长70%。最近一周探望老人的家属有千余人次,一个双休日就有五六百人次。在丁迅看来,入住率之所以产生显著变化,一是之前封闭管理期间积压的入住需求得以释放,二是社会上对机构养老的接受度越来越高。
重新热闹起来的背后,是政府帮扶,是企业自救。疫情下每一个人都在积蓄能量准备起跑,才能“守得云开见月明”。
2022年4月,湖州市长兴县对民营养老机构给予纾困补贴,每家养老机构最长补助90天,减免部分公建民营养老机构3个月租金,减轻养老服务机构负担,为养老服务事业平稳健康发展注入“强心剂”。同年5月,舟山市定海区预拨养老服务补贴37万元、高龄津贴144.95万元,下发疫情帮扶纾困资金30余万元,助养老机构顺利渡“难关”。杭州市西湖区面向全区10家民办公益性养老机构,发放0.5万元至8万元不等的一次性纾困补助,补助总金额26.5万元……各种实招、硬招推动养老服务领域渡过难关、恢复活力。
2022年12月,浙江省民政厅发布对养老机构给予纾困帮扶的通知,要求按同年12月22日实际使用的床位数,给予每床1000元的一次性补助,重点用于机构工作人员补贴、服务运转。
疫情导致经营成本大幅度上升,这是很多养老机构面临的难题,减少相关成本、增加效益成为经营方面的“抗疫”行动。杭州康久医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在省内拥有多家养老机构,去年公司成立起一个采购平台,公司出面招揽供应商入驻该平台,养老机构在平台上下单,由供应商统一配送货品。
每天凌晨五六时,一辆配送车开进康久旗下的杭州康久天颐养老院,送上新鲜蔬菜、肉蛋、粮油等。从去年9月起,天颐养老院就开始在公司平台上集中采购,食材、老人日用品、耗材等量大的物品,养老院不用再自己寻找进货渠道,从批发变成直供,去掉中间环节,这对微利的养老院来说非常有意义。比如食堂的采购开支,每月从原来的12万元下降到10万元左右。每天配送上门,还能够大大减少囤货,缓解因囤货产生的不灵,更能保证食材的品质和新鲜度。天颐养老院负责人孙晓露和记者说,他们把部分省下来的钱用到老人身上,3月1日起,每天下午为在院老人增加一份点心,食堂菜品每天增加一个。
接受采访的多家养老机构负责人认为,养老机构复苏不是简单地重复过去,而是要奋力迈向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疫情是对养老机构的考验,要从考验中汲取经验,让安全工作常态化、科学化,才能保证机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多位院长表示,通过与疫情的较量,院内感染控制工作被空前重视,希望这些经验与措施可以固化为养老服务的品质的基本规范,甚至是行业标准。
不少业内人士也提出建议和期望。比如养老机构封闭管理期间,防疫物资采购及人力成本、餐饮成本上升,入住率及在院率受一定的影响,收入与支出失衡。甚至一些养老服务机构倒在疫情冲击之下。挨过冬天,养老机构也在“阳康”之中,还需要各界继续帮扶和引导,以恢复“元气”。